首页>>首页信息>>医院管理信息
我国台湾地区药学专业人员管理制度
日期:2007-08-01    文章来源:
一、我国台湾地区药学专业人员概况

  台湾现有的药学专业人员可以分为药师和药剂生两种。药师是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通过考试获得的资格,而药剂生则没有这个要求。但是,在19世纪末,台湾地区高级医师职校已不再招收药剂科学生,也就是说,目前新培养出来的药学高职毕业生已经越来越少。

二、药学专业人员的准入制度

  1一般准入制度

  (1)药师的准入制度对我国台湾地区公民而言,参加药师资格考试惟一的条件就是:在公立或立案的私立专科以上学校或经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国外专科以上学校修习药学,并经实习,成绩优良,得有毕业证书者。

  (2)我国台湾地区的任何公民经过药剂生资格考试,通过后都可以申请药剂生资格证书,没有学历方面的限制。

  2外籍药师的准入制度台湾《药师法》第二条规定,在外国政府领有药师证书,经卫生主管部门认可者,可以直接申请参与药师资格考试。但是,目前药剂生的资格考试似乎暂时没有对外籍公民开放。

  3准入制度的禁止情况

  (1)不论是药师资格考试还是药剂生资格考试,曾犯毒品罪、经判刑确定者与曾受除名或撤销证书的处分者,均不得参加这两种资格考试。

  (2)对于药师资格,台湾法规中给予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曾犯内乱、外患罪,经判决确定者,是不允许参加药师资格考试的”。

三、药学专业人员的执业要求

  1药师的执业要求药师执业,首先需要向所在地直辖市或县(市)的当地卫生主管部门送验药师证书,申请登记,进而获得执业执照;此外,药师执业还需要加入当地的药师公会。没有执业执照或者未加入公会者,是不允许执业的。药师加入相应公会,需要交纳会费;下级公会也需要向上级公会缴纳年费。药师在获得教育主管部门核定的大专院校所发“药师修习重要课程达标准学分证明书”后,方可申请执行中药事物。而一般的药剂生是没有资格申请并执行中药事物的。

  2药剂生的执业要求药剂生执业,与药师类似,也是在取得资格证书的基础上,必须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申请登记,以获得执业执照。同样,药剂生执业也必须加入所在地的公会。药剂生的职责范围与药师相比明显窄很多,仅仅只有药品调剂和药品供应与贩卖2个方面,其中还不包括中药的调剂与麻醉药品的调剂、供应与贩卖。

  3药学专业人员执业的禁止要求

  (1)与医师类似,当药师或药剂生的资格证书被撤销时;当药师或药剂生的执业执照被撤销不满1年时;当药师或药剂生的身体或精神状态经指定医院证明不能执行业务时,药师或药剂生的执业资格将被停止。

  (2)一个人不得申请2个或2个以上执业执照,除非经卫生主管部门特批。

  (3)如果一个人同时有药剂生和药师的执业资格,甚至还有中药的执业许可,那么,这个人只能在同一机构内按规定执行不同身份的工作。换句话说,一个人不能在一个药房以药师身份工作,而在另一个药房又以药剂生身份工作。这条款止措施是要求一个人的工作单位只局限于1个。

  4其他县(市)的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每年定期办理药师或药剂生的执业普查,对其进行审评。

四、药学专业人员的处罚制度

  1药师的处罚制度当药师的行为触犯到刑法时,需要接受刑事处罚;当药师的工作与病人发生纠纷时,需要进行民事赔偿。对于这些情况的处罚,裁定权在司法部门,处罚的方式是监禁、赔款等。台湾《药师法》中规定,对药师的行政处罚主要有罚款、停业、撤销执业执照与撤销资格证书4种。

  (1)罚款处罚。台湾《药师法》第四章“惩处”中,以下情况要被处以罚款处罚:①药师不向所在地申领执业执照而从事药师工作;不加入公会而从事药师工作;停业、歇业、复业、变更执业或搬迁时未按时向执业执照主管部门报告;或者未履行有关调剂职责规定的,将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②药师在多处执业;或者未亲自主持其所经营的药局,不亲自受理药方的,将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③未取得药师资格而进行药师工作的,将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2)停业。台湾《药师法》第四章“惩处”中规定,业务上出现不正当的行为,卫生主管部门可以对药师予以停业3年以下的处罚。

  (3)撤销执业执照与撤销资格证书。台湾《药师法》第四章“惩处”中规定,药师无正当理由拒绝调剂处方,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日夜调剂的药局未能日夜调剂处方;做虚伪陈述或报告;或者泄露相关人隐私的,除了受到罚款处罚外,如果是再犯或者情节严重的,将被撤销执业执照,甚至是资格证书。

  (4)处罚权。对于药师的行政处罚中,罚款处罚由县(市)当地卫生主管部门裁定,而撤销药师资格证书,则须由卫生主管部门裁定。

  2药剂生的处罚制度与药师相同,对药剂生的处罚,也分为罚款、停业、撤销执业执照与撤销资格许可4种情况。

  (卞鹰等,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等:我国台湾地区药学专业人员管理制度分析,中国医院管理,2006年第11期何体明摘)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 |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402450045号
北京东华万兴软件有限公司 | 技术支持